持无为之心,行有为法,构建学校合作健康生态
2023年11月10日,RAISE亚洲国际学校大会在香港举行。来自全球教育界专家、学者、国际教育资深从业者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面向未来的教育。
上海青浦区协和双语学校荣获了卓越成就奖。
青浦协和黄莹校长荣获了“80后杰出校长”称号。
黄莹校长简介:高级教师,高级校长,现担任青浦协和双语学校校长,华东师范大学和英国桑德兰大学双硕士学位,在国内公办学校、国内民办学校还有英国女子私立学校从教及管理逾二十年,除了持有国内的教师资质,还有英联邦国家教师PGCE资质和IB课程教师资质。曾带领团队参与了沪上六家知名民办学校的创建和管理工作,历任校长助理、副校长、执行校长、校长。领衔和参与多个市级教育规划课题、项目和教育部重大课题,一直致力于做中西贯通的课程建设和师资培养,特别是通过项目式学习实践,来推动民办学校和教师团队高质量的、可持续的发展。当选闵行区政协常委、民进闵行区委副主委等多个社会职务、党派职务,并受邀于TED演讲、东方卫视、上海人民广播电台、上海财经、文广SMG等进行经验分享十余次。
以下内容是根据黄莹校长在RAISE亚洲国际学校大会上的演讲整理成文。
大家好,很高兴受邀参加RAISE亚洲国际学校大会。今天我想结合我现在工作的学校来谈一谈如何 “持无为心,行有为法,构建学校合作健康生态” 这一话题。
我所在的上海青浦区协和双语学校创建于2019年,是协和集团的旗舰校,为学生提供从幼儿园托班到高三长达十六年的长程教育。
新学校的创建、运营、管理已是不易,而我们不仅遇到了新学校办学会有的痛难点,也迎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外部条件的变化与挑战。我们谁也没有预料到开学仅仅几个月后,我校不得不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组合的混合式教学。2020年前,学校可以通过面谈来主动选择家庭教育方向匹配度更高的学生,后来经政策调整,义务教育学段起始年级学生均是摇号入学,对我们来说,此后的每一批学生男女生比例,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否和学校办学理念一致都像开盲盒。
不怕变化是每一个青浦协和老师的精神。大家一边加强学习,一边积极创新,学校总算是比较顺利地克服了种种挑战和困难。学校的规模也得到健康发展,从起始年四百多名学生,到现在从幼儿园到高中逾两千名学生。学生不仅在不同领域获得了上海市、全国,乃至全球众多奖项。我校绿色指标测评和中考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,高中首届毕业生中有30%的学生进入到包括剑桥在内的英国G5大学和世界QS排名前10的大学。
我们在思考学校未来发展的同时,也在总结办学的经验和教训。
九十年代,民办教育新兴并蓬勃发展,是“民办学校高速发展阶段”,这个阶段属于机遇奖励期。现在,则处于“民办学校缓速发展阶段”。大道至简,其实这和经济发展,乃至国家发展是一个道理——发展中的市场或国家,时代奖励机遇,所以一头扎进去,会发现遍地是机会。但是一旦市场成熟,就一定会进入到一个缓速发展阶段。“民办学校缓速发展阶段”也是一个学校发展其竞争力的好时段,越是教育质量高,能够面向未来的学校,越有核心竞争力。
这令我想到了最近看到的一篇《庄子·外篇·达生》里的故事:孔子观于吕梁,悬水三十仞,流沫四十里,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 。见一丈夫游之,以为有苦而欲死也。使弟子并流而拯之。数百步而出,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。
几十丈的瀑布,湍急的流水,激起的飞沫令凶猛的大鱼大鳖都无法游走。这时候孔子就看到一个男子在水中浮浮沉沉,便以为这人肯定是在寻死,孔子赶快喊弟子去救他。没想到没多久,这个男子唱着歌,从水里钻出来,一副逍遥自在。孔子就问这个男子,我一开始以为你是鬼,后来发现你非常擅长游泳。“蹈水有道乎?”曰:“亡,吾无道。吾始乎故,长乎性,成乎命。与齐俱入,与汩偕出,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。此吾所以蹈之也。”男子说,我没什么特别之道,我就是顺着水流。它往下,我就跟着它往下走,它把我往上带,我就被它带上来。而在这个过程当中,其实我基本上没有强行的做出自己的努力,而是做出一种顺势而为的状态。
这是一个能引发人思考的小故事。这个男子在湍急的水域游水,做他想做的事情、让他愉悦的事情,让自己处在一个很放松的状态,这就是一种“无为心”。不要看男子自述不做出任何的动作,就认为他是躺平的状态。他没有躺平,他只是顺应水势,没有耗费精力做与水流相冲突的事儿,正是因为他摸索出了水流的规律,顺势而为,这其实是一种“有为法”。
那么在“民办学校缓速发展阶段”,作为办学者,我们该怎么做呢?我认为就是要“持无为心,行有为法”,立足当下,面向未来,找准学校发展的抓手和切口。
过去几年,民办规范化办学新法新政新规频发,民办学校需要不断学习以规范办学,同时大家也在积极思索实践以应对新型病毒带给全球的挑战。我所在的青浦协和双语学校从2019年办学初就在应对上述重重挑战,我们努力在学校管理中践行“持无为心,行有为法”,无为心不是无心,而是坚定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“学生的成长”,心无旁骛,不被因环境情境变换而滋生虚妄心而牵动。而有为法之一则是“构建学校合作健康生态”。
到底该如何构建学校合作健康生态呢?我总结了几点,第一点,找准逻辑起点,构建学校合作健康生态是为了学校的发展,而学校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学生和老师的成长和发展。第二点,坚持开放合作,为学生创造一个多样性的成长环境,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丰沃土壤。第三点,顺势而为,等候时机。
学校可以的合作单位、组织很多,如:教育集团、组织、企业、地方政府、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、高校/研究院、海内外结对学校等,时间的原因,我只能选择几组合作以我们学校为例做简单分享。
先说说和教育集团及专业组织或平台的合作。不少学校隶属于不同的教育集团,以我所在的协和教育为例,现已举办40余所幼儿园、10余所中小学、1个课程中心、并受邀托管若干所公办幼儿园及学校。集团设有研究部、人力资源部、质量管理部、信息技术部、战略发展部、学前教育管理部、学校管理部等,为学校办学提供基础保障、政策指导和丰富资源。学校和教育集团是子属关系,集团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利的指引和保障,而学校的实践创新也会为集团决策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。
再如,今天我们来参加亚洲国际学校大会,来自全球的教育者在这里进行专业思想的交流与碰撞,看到全球风格迥异的学校光谱式的存在,加深大家对教育的理解,分享经验开拓了办学思路,对学校发展大有裨益。
在跟不少民办学校管理者交流后,我发现民办学校“疏于”和地方政府及上级行政部门主动对接,甚至这几年,在教育上级部门加大了对民办学校的督导等工作力度,不少同仁觉得“愁苦”。“不理解”往往源于“不了解”,而很多时候,这种不了解还是双向的。
民办学校的教育品质决定了这所学校是否能健康生存、发展。督导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,巡视、检查、监督、评价是其职能,而反馈、指导、咨询、服务更是其职能。要想消除双方的“不了解、不理解”,我认为民办学校就更应该主动适应地方政府和上级行政部门的要求、积极融入并用好资源平台。这就是我想谈的第二类合作。
我是从一线教师做起,逐渐走上教育管理之路的。曾经相当长的时间,我的周课时量上了四十节,白天扯着沙哑的嗓子上课,晚上挑灯夜战一节一节备课,因此我深知教师有多忙,有多辛苦。站在教育管理的层面,一方面我们需要给教师减负,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,一方面我们要抓实教师专业发展,因为这关系着办学品质和师生成长。如何让两个有矛盾点的目标有效达成呢?多年实践下来,我觉得唯有“研修一体”是正解。
在青浦协和,我们利用三年时间打造了1+3+N的教师素养发展范式,梳理出老师们都认同的我校“教师画像”,如:胜任力、品质特征、能力结构等。然后对每一块儿进行解构,拆解成要素,并根据这些要素形成包含教师基本素养培训、学术专业发展、教育管理提升三大板块的教师职业发展平台/路径。
“研修一体”的有效开展,不给老师们找麻烦添负担,让大家有收获得成长,就是要把教师职业发展融入到工作实际的方方面面。走进课堂,从课堂教学出发,发掘真实性问题,也就是老师自己感知的痛点、难点,选择其中关键事件,确定教研主题,通过培训学习、教研活动、课题探索、项目研究等,形成研究成果并加以实践应用,从而再指导课堂研究。
通过研修一体,我们一所尚算年轻的学校就有不少老师频频在区市级展示优质课堂,学校老师们领衔了多个区级市级教育规划课题,学校还拿下了教育部的重点课题。
能和地方政府及上级行政部门主动对接,也是我们学校“研修一体”得以有效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。上海市教委、市教师教育学院、各区教育局、教师进修学院、教研室等每年都有大量高规格,大投入,成序列的课题、项目、培训。这些资源和机会就是民办学校主动适应、积极融入的奖励,这也为形成一幅公益普惠、优质均衡、特色多样的教育画卷添墨增彩。
第三块,我想谈是和海内外结对学校及社会资源的合作。我们学校的办学愿景是“因协和,得未来,以服务”。我们希望青浦协和可以提供面向未来的教育,让孩子们在长远的未来获得成功,而不是目光短浅的只看在校的几年乃至十几年。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培养学生的根本任务,与此同时我们希望学生成长为扎根中华,胸怀世界的卓越学子,负责公民和未来领袖。因此,他们应该有善心,有爱心,有奉献心,能够不论大小地为国家,为世界的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要想奉献爱,心中要有爱;要想贡献力量,首先要身心健康。但是我们发现,现在的孩子精神出问题的不少。就拿抑郁症来说,青少年的占比越来越高,且出现小龄化的倾向。有人说,都怪教育,是教育让孩子有压力,有人说,怪家长,对孩子期待太高,要求太严,还有人说,怪社会,经济发展太快,精神建设追不上……我觉得这样的结论有问题,为何?因为我仔细观察了身边几个抑郁的孩子,发现他们有的学校非常宽松,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;有的父母的要求一点儿也不高,并非虎爸虎妈,甚至是没啥要求,但是孩子却抑郁了。
前一段时间我们几个教育人在聊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,聊到了人的成长环境。大家往往会觉得拔尖创新人才会成长在一个很安全、幸福、温暖、充满爱的家庭和环境当中。但是有意思的是,看看世界上不少很有创造力,想象力,抗挫和承压能力很强的人的传记和成长历程,会发现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。他们有的父母离异,妈妈酗酒,爸爸吸毒,长辈有家暴,经常有上顿没下顿要饿肚子,甚至是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,需要跑到车库去将就……沃尔特·艾萨克森著的《埃隆·马斯克传》,我翻开前几页就不忍心看下去了。马斯克很小的时候就被爸爸送到了一个名叫“野外学校”的生存营地。这是名副其实的“生存”营地,在这里大家会为了争夺少量限量的生存物资而大打出手,每隔几年就会有一个孩子死在这里,而这些没有生存下来的孩子甚至被营地辅导员当做反面案例。所以说初次去营地的身材矮小,木讷呆滞的埃隆·马斯克深受身体和精神的折磨,命悬一线,毫不夸张。而,此后很长时间,他的生活环境也是一团糟,但他成为了全球知名的企业家和工程师,而他的弟弟和妹妹也成为了不同领域的人才。
为什么在我们认为的宽松、温暖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抑郁了?在这种酷刑般教育或糟糕生存环境当中的“马斯克们”没事儿,甚至还成就了自己?难道我们也要把自己的孩子暴打一顿?难道要让孩子们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吗?当然不是!这些都在提醒我们,给孩子提供的生存生活环境是否过于单一?
有一天偶然看到的一位老师的视频,她在教育一名骄傲于自己“见识”的学生:你以为你穿个几件名牌,穿双进口鞋子就叫见过世面?你以为出过几次国,吃过几次西餐就是见世面?到了农村,韭菜和小麦都分不清,鸡蛋多少钱一斤,大米多少钱一两你都不知道,就这样还叫见过世面?这个世界有很多面,不是你盯着的那一面,你在卢浮宫欣赏艺术品,那是你的世面,放牛娃在山上奔跑,那是他的世面,真正没见过世面的是你指责放牛娃不懂艺术,放牛娃指责你不懂放牧,城里的孩子见过高楼,乡下的孩子见过满天繁星。那所谓世面只不过是世界的一面,谁又比谁更见过世面?世面不就是坦然的接受这个世界上千奇百怪的人和事吗?我们很怕被人说没见过世面,出国旅游、滑雪潜水、山珍海味、北上广深,那是世面,楼下散步、路边小摊、农田村落就不是世面了吗?普鲁斯特因为哮喘从未出过远门,没见过世面的他,写出了长篇巨著《追忆似水年华》。康德是一个医生,没出过村的小镇青年,没加过世面的他,成为影响世界哲学发展的思想家,人和人之间的差距,并不是见没见过世面,而是能不能透过世界的另一面,见天地,见自己,见众生。
我们很多人不免生活在自己参与编织的“信息茧房”里,比如每一台手机,会根据持有人的关注点、志趣爱好,推送相关信息,所以这一方方小小的手机形成一个个世界,很像一个个蚕茧,形成各异的“信息茧房”。很容易让人狭隘的认为整个世界就是我现在看到的样子。
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,看到和感受的世界太过局限,生活的经历太过简单,也是生活在“茧房”世界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孩子的生活和他周边同学、朋友的生活环境太过类似;大家生活和学习的方式相当单一;周边对于“好孩子”、“调皮孩子”的标准没有多维度考量……高度的相似,大量的统一,就减少了“多样性”,孩子们就不免被“茧房”。用一个不算恰当的比喻来理解,有的生物只能成长于二十多度,有的只能生活在零度左右,超出他们所能适应温度的阈值就无法生长。但是也有的生物可以适应比较大的温差,也可以在比较多样的环境中生存。试问,哪一种生物更容易成长的好?
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需要多样性的环境,一个身心健康的人的成长也需要多样性的环境。
我们学校如何给孩子提供多样性的学习环境呢?除了提供丰富多元可供选择的课程及不同维度的评价体系,还需要借助和海内外学校及社会资源做好合作。我们各个校区会和中科院分子研究所、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教育中心、上海科技馆、江南造船厂、腾讯青少年科技中心、上海体育博物馆等进行合作,整合资源,提供给学生更多更高的平台,助力学生跨学科学习、项目式学习、科创素养、生涯教育等。
我们学校会选择海内外办学理念一致,办学水平相当的学校结为姊妹学校,开展丰富的游学、访学项目。我们也会和欠发达地区的学校结对,带着学生们、老师们走进贵州、云南大山里的学校。这不是单向的支持和援助,这是一个双向的学习、成长过程。我们学校的高中生曾精心备好课,背上重重的装满教具的行囊,前往三千多米的高原,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带来英语课、中文课、体育课、音乐课、美术课等,受到了山里娃娃们的热烈欢迎和喜爱。山里的娃娃们很有收获,这些在我们眼中的“大孩子”也仿佛一天长大。他们看到了不同生活环境里孩子是如何生活学习的:这里的孩子要走十几里山路来上学,放学后要去放牛放羊干农活,还要不少十岁左右的孩子要生火做饭,照顾弟妹……
“持无为心,行有为法,构建学校合作健康生态” 这一话题可以聊很久,希望我以上的分享能够带给大家些许思考,谢谢!